UCloud UCloud還還是阿里好 UCloud待遇
UCloud (上海優刻得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是國內領先的云計算服務平臺,堅持中立,不涉足客戶業務領域,致力于打造一個安全、可信賴的云計算服務平臺。自主研發IaaS、PaaS、AI服務平臺、大數據流通平臺等一系列云計算產品,并深入了解互聯網、傳統企業
不同場景下的業務需求,提供公有云、私有云、混合云、專有云在內的綜合性行業解決方案。依托國內北、上、廣、深、杭等11地線下服務站及部署在亞太、北美、歐洲的25大數據中心,UCloud已為8萬多個用戶提供了優質服務,間接服務用戶數量超過10億,部署在UCloud平臺上的客戶業務總產值逾千億人民幣。
UCloud深耕用戶需求,秉持產品快速定制、貼身應需服務的理念,推出適合行業特性的產品與服務,業務已覆蓋包含互聯網、金融、教育、新零售、醫療、政府在內的諸多行業。
UCloud核心團隊來自騰訊、阿里、百度、Vmware、Amazon等國內外頂級互聯網和IT企業,并大量引進傳統金融、醫療、零售、制造業等行業精英人才,目前員工總數800余人。
- JUL | 七月
- 獲得中國移動投資公司E輪投資,雙方達成戰略合作
- APR | 四月
- UMCloud戰略合并國內領先的PaaS公司數人云
- MAR | 三月
- 與烏蘭察布市政府達成戰略合作,合力推進大數據、人工智能產業發展
完成海外13個地區的數據中心布局,全面推進出海戰略
- DEC | 十二月
- 完成對UMCloud的外資股份收購,UMCloud成為全資子公司
- JUN | 六月
- 推出安全中立的大數據流通交易平臺“安全屋”
- MAR | 三月
- 確定 “CBA”戰略,正式推出AI基礎服務平臺
推出“云漢”解決方案體系,產品服務再升級
獲元禾重元、中金甲子的D輪投資

- APR | 四月
- 與Mirantis合資成立子公司UMCloud,進軍國內私有云市場
- MAY | 五月
- 國內率先推出全球節點CDN加速服務
- APR | 四月
- 獲君聯資本領投的C輪投資
- NOV | 十一月
- 獲工信部IDC/ISP業務牌照
- JUN | 六月
- 獲君聯資本、貝塔斯曼領投,DCM跟投的 B輪投資
- JAN | 一月
- 成為首批通過工信部可信云認證的云服務企業
- NOV | 十一月
- 獲DCM、貝塔斯曼的A輪投資
- MAY | 五月
- 華北數據中心開放運營
UCloud總部設于上海,吸納了來自騰訊、百度、盛大等國內外云計算以及互聯網領域的頂尖人才,具有豐富的云計算研發和運營經驗,致力于為用戶提供最專業的云計算資源、管理與服務,最大程度降低企業發展所需的IT基礎架構技術、成本門檻。
UCloud云計算平臺已經為游戲、移動互聯網、大數據、電子商務、SaaS等多個領域提供IT基礎架構支撐,得益于業內領先的云計算技術和技術團隊的專業經驗,UCloud已成功為國內外上萬家企業用戶提供服務,大幅降低了用戶使用IT基礎設施的成本及技術門檻。
UCloud通過整合優秀的合作伙伴資源,深耕互聯網領域,打造全天候90秒內快速響應的服務體系。
編者按:在風起云涌的云計算大背景下,云主機成為了炙手可熱的產品,而更多人想要知道的是如何正確測試云主機的磁盤IO等性能,為云主機的選擇做出參考。這里匯總行業技術大牛們的經驗,并結合新型云主機的實際情況給大家做分享。
首先我們需要知道一個問題——云主機的重要指標是什么?
磁盤IO是云主機的重要指標,可以按照讀寫方式分成照順序讀寫,隨機讀寫兩大類,同時也可以按照讀寫的塊大小分成512K和4K。512K大小的塊文件主要用來測試磁盤的吞吐能力,而4K大小的塊文件主要用來測試磁盤的IO能力。
其次測試工具需要了解——用什么樣的工具進行云主機磁盤IO測試呢?
linux推薦使用fio;Windows推薦使用iometer ;
現在一些技術人員會選擇使用HD Tune進行云主機磁盤IO測試,但測試結果可能并不和實際相符,原因是HD Tune 是單線程測試,不能很好發揮出磁盤的極限,測試結果也會和實際情況有較大的偏差。
以新型云主機比格云為例,本身其云主機采用的是英特爾E5-2680 CPU、全新DDR4內存,配備SSD高性能固態磁盤,使用的是Raid技術構建的磁盤冗余陣列,可想而知,這樣強勁的配置當然是可以極大地提升磁盤讀寫能力,使資源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由此可見,當然需要選用更專業的磁盤測試工具進行檢驗,不然先出現瓶頸的反而是測試工具。
當然,如果使用諸如HD Tune的工具去測試其他云廠商提供的云主機,比如同樣去測試阿里云、Ucloud等也會出現數據有失偏頗的現象。
關于fio結果報告說明:
磁盤的吞吐量,這個是順序讀寫考察的重點
磁盤的每秒讀寫次數iops,這個是隨機讀寫考察的重點
測試數據參考(測試數據由本人親自測試)
1、比格云云主機內測期間測試結果部分截圖:
2、Ucloud云主機測試結果部分截圖:
3、阿里云云主機測試結果部分截圖(20G云SSD):
UCloud孟買數據中心已正式面向用戶開放。作為UCloud第25個全球數據中心,孟買節點將與臺灣、雅加達、曼谷、新加坡、東京、首爾、香港一起,實現對亞洲出海熱門地區的全覆蓋,幫助更多中國企業在海外開展業務。
(UCloud全球節點分布圖)
增量空間巨大的印度互聯網市場
印度擁有巨大的人口紅利,其青壯年人口總數約8億,且多數受過基礎教育,甚至商學院教育。截至2016年,印度0-14歲人口數占比31.2%,未來十年的人口結構將保持“紅利狀態”,因此這是一個擁有大量勞動力、社會撫養成本又低的國家。
印度移動互聯網普及的速度也可用“舉世矚目”來形容。隨著廉價智能手機普及和互聯網連接速度提高,印度直接跳過PC互聯網,直接通過移動終端加速踏入互聯網。早在2016年,印度網民人數已超過美國,成為僅次于中國的世界第二大互聯網市場,并連續多年保持超高速增長。
印度互聯網移動協會(IAMAI)發布的“2017年印度移動互聯網”(Mobile Internet in India 2017)報告指出,在2017年12月,印度移動互聯網的用戶數量為4.56億,其中25歲以下用戶占比超過50%。摩根士丹利公司印度研究主管Ridham Desai預估:未來十年,印度互聯網接入量將會翻番,估計到2026年印度互聯網用戶將達到9.15億。
(孟買市區)
“出海”印度的新機遇
印度互聯網市場發展經歷了兩個重要的時間節點。2010年,官方競拍3G牌照,標志著印度進入3G時代。UC瀏覽器正是在2010年開始布局印度市場,培養了一大批人的習慣和品牌認知,甚至一度達到60%的市場份額,是中國App企業出海印度的第一個成功者。
2014年,印度提出“數字印度”戰略。在政策驅動下,通信網絡建設提速,智能手機發展加快,大量資本涌入印度,讓印度互聯網市場獲得了全球關注,成為中國以外的下一個重要互聯網市場,也成為大部分中國互聯網企業選擇“出海”的第一站。
盡管印度互聯網發展速度驚人,但無論從流量計費方式還是主流手機價格來看,印度網民消費都顯得比較謹慎。但從智能手機使用時長全球第二以及Google Play軟件商店下載量全球第一這兩個數值可以看出,印度網民對互聯網的依賴程度極強。保守的消費水平和對移動互聯網的依賴之下,隱藏著巨大的消費升級需求。
與之前的政策驅動不同,消費升級將給互聯網企業帶來更大空間。除中國企業和資本已充分介入的工具、媒體、電商等領域外,還有更多中國企業和團隊關注印度這個充滿機遇與挑戰的市場,尋找合適的進入機會。UCloud孟買節點正是在中國企業“出海”的強大需求下而建設,并致力于為更多“出海”印度的中國企業提供周到、便捷的海外云服務。
應需而為的孟買節點
(UCloud孟買數據中心外景)
UCloud數據中心位于印度第一大港口城市孟買。同時,孟買也是印度的商業和娛樂業之都,擁有印度儲備銀行、孟買證券交易所、印度國家證券交易所等重要金融機構,許多印度公司的總部也設立于此。由于孟買是多條海底光纜的登陸站,且為亞洲重要的貿易中心,印度地區三分之一的數據中心都集中在這里。
UCloud孟買數據中心符合國際數據中心標準Tier3,總面積為18,835㎡。在網絡運營商的選擇上,考慮到印度地區復雜的網絡環境和運營商狀況,UCloud與塔塔集團(Tata)、Sify、Bharti Airtel三家運營商合作,力求提供安全、穩定的網絡傳輸能力。不久之后,UCloud孟買—新加坡的專線也將實施完畢,借UCloud全球專線網絡,打通印度乃至南亞次大陸與全球其它地區的連接,讓中國企業更加輕松地拓展國際業務。
0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