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座網臨平 滿座網倒閉了嗎
我們熟悉的團購網站可能大部分是美團,百度糯米,800團等網站,但是在幾年前,我們應該記住那些團購網站,混戰江湖的團購網,團購王,滿座網,拉手團,大眾點評團,還有糯米團購等等,那么現在他們過的可好,還在嗎?
滿座網臨平已經倒閉了,所以沒有業務了。

今天故事的主角是滿座網。
圖片上的馮曉海是滿座網的創始人,滿座網成立于2010年1月,相較后來在團購行業發展不錯的幾家網站而言,其可以說是國內成立最早的團購網站之一。
美團網成立于2010年3月4日,窩窩團成立于2010年3月15日,拉手網成立于2010年3月18日。如今,拉手幾經上市受挫后于2014年10月被三胞集團收購;窩窩團歷經周折于2015年4月在美國納斯達克成功上市,后續與眾美聯合并為眾美窩窩轉型做B2B服務;美團網于2015年10月也與成立于2003年的大眾點評合并,并掌握主動權。
如今回想2010年間,我還在上大學,團購的補貼燒錢戰可以讓屌絲學生們省下不少飯錢;后來聽關注電商的前輩稱,彼時全國團購網站的上線時間是以天計算的。到2011年8月,我國團購網站的數量已經超過5000家,當時較強勁的網站有拉手、美團、窩窩團、24券、滿座團、高朋網等,當然也不乏各大門戶網站的加入,新浪、騰訊、開心網、人人網等平臺型互聯網公司以及58同城等信息網站平臺紛紛進入到團購領域。
各種貼身肉搏過后,夭折了一批無力參戰的團購戰士。
據億歐統計,在2010年獲得融資的十大團購網站分別是美團網、團寶網、24券、拉手網、F團、滿座網、嘀嗒網等,融資金額在千萬美元級別;到2012年獲得融資的團購網站,除了高朋網和千品網,其他的還是以上那幾家,融資金額已經達到億級美元;但到2012年獲得融資的團購網站只有買好網、58同城、大眾點評、高朋網獲得融資,融資金額又回到千萬級美元,它們在“流血融資”;到2013年,融資的團購網站只有糯米網和高朋網兩家了,前者融資金額億級美元,后者千萬級美元,差距已經凸顯。
當時,團購不只成為互聯網公司的標配功能,也成為餐廳的標配。
2013年,全國的團購網站可以一天關掉四、五家,導致這種“慘烈”的結果在于以下幾點:
1)國內團購網站希望可以在中國復制美國團購網站Groupon的神話,Groupon成立于2008年11月,在2010年12月拒絕Google斥資60億美元的收購,于2011年11月初在納斯達克上市,彼時市值167億美元。
2)國內團購領域創業門檻低,大量的模仿者創業導致同質化嚴重,競爭加劇。
3)互聯網以及移動互聯網的普及程度對于當時的國內低素質的國內餐飲商家而言還很欠缺,團購網站的地推人員需要反復向商家灌輸團購知識,每個商家可以接到數十家團購網站的推銷不足為奇。
4)資本市場的助推,加速了團購行業的發展,讓千團大戰來得早了一些,有錢的同行開始進行融資比賽,而后進行廣告戰、拉鋸戰、陣地戰等鋪天蓋地的廣告融入到各大民眾的日常生活當中。
5)團購模式不是一個健康的商業模式,團購平臺為獲取獨家簽約權,為商家倒貼錢,一般商戶使用團購的目的為拉新,但獲取的用戶不是高粘性的用戶,用戶受價格驅使,對商戶沒有忠誠度,卻將消費數據留在團購平臺。商戶與團購平臺的關系逐漸惡化,甚至最終有部分商戶打出抵制橫幅。

拉手網上市夢破滅(騰訊科技配圖)
騰訊科技訊(朱旭冬)6月25日消息,多位內幕人士向騰訊科技透露,拉手網CFO張儉已于近日離職。騰訊科技隨后致電張儉,但他在電話中并未對此做出直接回應。
張儉于去年年初加入拉手,據稱為投資方所推動。但拉手網在去年10月底上市失敗,無法幫助拉手上市可能是張儉的離職的直接原因。拉手已于上周正式撤銷了上市申請。
據了解,去年有多家中國互聯網公司在美國成功上市,但是大部分公司的股價都在不久后跌破了發行價。而團購鼻祖 Groupon 在上市后也遭遇破發。
市場環境從去年到今年一直沒有好轉,電商網站唯品會 今年上半年上市后表現也非常差。雖然 Facebook 的上市成為了歷史上最大的科技IPO,但隨后股價也一路狂跌。在這種市場環境下,拉手網想要上市可謂難于登天,而撤銷上市申請也在情理之中。
據拉手網內部人士透露,在去年10月上市失敗后,拉手一直沒有放棄上市的想法,而且在去年12月和今年4月都有過努力嘗試。
但是自從去年上市失敗后,拉手網內部士氣就一直比較低落。拉手網創始人CEO吳波也很少再提上市計劃。據了解,在去年拉手上市時就有很大的資金壓力,在上市前已經開始瘋狂裁員。
團800的最新數據顯示,今年4月的團購網站銷售排名中,拉手網銷售額1.7億元首次跌出前三名,其銷售額僅為第一名一半。而據一位接近吳波的人士透露,吳波最近瘦了不少。
據消息人士透露,自從拉手網成立以來,上市一直是公司的主題,也是吳波掛在嘴邊的話題。拉手網所做的一切都緊緊圍繞快速上市的目標,這也導致了拉手瘋狂的燒錢擴張、混亂的管理以及對銷量的片面追求。
拉手過于注重擴張,吳波只注重現金流,而不去抓利潤,“一分錢利潤都沒有的銷售額有再多有用嗎?”
瘋狂的擴張
在拉手創立之初,擴張是唯一的主題,為了擴張可以不惜一切代價。而擴張的核心就是招人。
拉手網曾經強烈譴責窩窩團從他們這邊挖走整個負責某一地區的整個團隊,但這種做法的始作俑者卻是拉手自己。
2010年底,吳波就從美團挖來了一個三四十人的團隊,而這個團隊的負責人孟巖后來成了拉手網的戰略部總監。
不過,窩窩團的挖人或許是為了自身的發展,但拉手的挖人更多只是為了削弱對手美團網的實力。雖然孟巖目前任在拉手,但據知情人士透露,在加入拉手網不久,身為戰略部總監的孟巖很快就被架空。
很多人把高朋在中國的失敗歸咎于其招人策略。高朋成立初期招募了大量的MBA和商學院學生,這些人對真正的商場實戰并沒有太多經驗。而拉手的招人策略和高朋正好相反。
因為團購需要大量的地面團隊,拉手就招募了很多原先房地產公司的中介、甚至是在路邊發廣告的人。這些人的優點在于能吃苦,有狼性,有極強的執行力,但不足也非常明顯:沒有受過高等教育,做事不講原則。
在做本地服務的時候,這樣的團隊還是能夠勝任掃街的工作,為拉手網找來合作的餐館、理發店等。但是這也為日后拉手的管理埋下了一顆定時炸彈。
直到拉手團隊已經形成相當大的規模之后,吳波才找來了一位專業的人力資源總監,并且開始組建高素質的管理團隊。但此時已經為時已晚。
據消息人士透露,拉手起家靠的是草根團隊,這些人在拉手內部擁有極大的話語權,而且很多人毫無底線。一旦利益受損,他們可以整個部門七八個人串通好一個謊言,然后向吳波上報,排擠走真正的有專業知識的精英。“這樣的利益團體在拉手內部不下10個。”
混亂的管理
去年6月,拉手網組建了商品部,吳波希望這能成為拉手發展的第二條腿。在拉手成立早期就加入的陳業文,同時也是拉手網第一單團購的店主,成為了這個部門名義上的負責人。但他在當年9月被吳波辭退。
在成立商品部的時候,吳波提拔了五六位銷售團隊的成員做品類總監。這些人都非常年輕,他們的消費水平遠低于主流消費者,對高質量的產品并沒有太多理解。
更要命的是,商品類業務涉及到物流,需要具有專業物流、零售口等知識,這些只會做掃街的員工很難達到專業的要求。
曾負責服裝品類管理的前拉手員工表示,很多在業內人士看來非常不錯的服裝品牌,這些品類總監都從未聽說,并且因此不讓這些服裝品牌上線。而拉手的員工也根本不會去購買在拉手上線的服裝。
最初拉手對產品的上線也并沒有嚴格的規定,一些服裝甚至沒有洗水標識也能上線,而具有洗水標識是國家對服裝生產廠商的基本規定。后期雖然制定了一些規范,但選品時供應商送來的樣品和實際銷售的產品還是有很大的差距。
上述人士向騰訊科技描述了拉手網選擇服裝品類的場景:一個胡亂堆了一堆服裝的會議室,品類管理人員三三兩兩的在會議里挑選服裝。隨意拿起一件,稍加比劃。品類總監則坐在椅子上,對自己看著順眼的服裝就同意上線。因為之前做過食品的品類管理,會議室還有一些零食,他們有時就會邊吃零食邊選服裝。
另一消息源向騰訊科技表示,更大的問題在于,那些草根領導不但缺乏專業知識,由于受教育程度低,很多人沒有任何職業道德,說謊、受賄都非常普遍,為了自己的利益,他們可謂是無所不用其極。但就是這些人,他們牢牢控制著供應商產品上線的實權。
曾有負責家紡品類的拉手員工讓自己的表哥開了一家家紡店,然后把表哥店里的產品拿到拉手網上線。有同為家紡銷售商的人給拉手所有高管群發了抗議郵件,但并沒有任何效果。因為控制更多品類就能獲得更多利益,所以這些總監之間也經常因為搶某個品類而惡語相向。
事實上,到后來吳波也知道了這些問題,但他心中只想著拉手能夠盡快上市,無心顧及其他。據消息人士透露,在嘗試上市之前,拉手高管的每周例會最重要的議提就是距離IPO還有多少天,然后據此來制定工作計劃,比如關閉某地分站、增加某種品類產品和裁員。
今年6月24日,團購網站團購王將迎來3周歲的日子。團購王CEO王鵬日前透露,今年團購王銷售額將翻番,目標是10億元人民幣,并實現盈利規模化。
相比美團、拉手、窩窩團,團購王并不廣外人知,但其2012年的銷售額已經達到4.5億元。這個數據,對一家團購網站來說并不容易。
團購王(www.go.cn)2010年6月上線,比美團、拉手網等時下團購巨頭晚了足足3個月,先發優勢喪失殆盡。而且,當時全國正在掀起股團購熱潮,每天新增團購網站在2位數以上,同質化競爭日趨嚴重。
團購王選擇了一條差異化的路線,從無人問津的郵寄類實物商品找切入點,干起了傳統B2C商城的活——賣衣服、鞋子、化妝品,甚至旅游產品也賣,美團們當時不干的活,團購王都干了;之后,從實物商品領域擴展到本地化精品服務。
王鵬表示,團購王路線是反其道而行之,方法不同但目標是一致的,“現在其他團購網站都已經營實物商品,像化妝品,大家都在賣。”
據透露,團購王將進一步深化本地化精品團購市場的布局,到今年底,本地化精品服務的銷售額有望占據全年營收的50%。
0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