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ns網站,什么是sns社交網站,sns網站有哪些

問:sns是什么?sns網站有哪些?

答:sns是什么?什么是SNS?sns是什么意思?SNS,全稱Social Networking Services,即社會性網絡服務,專指旨在幫助人們建立社會性網絡的互聯網應用服務。也指社會現有已成熟普及的信息載體,如短信SMS服務。SNS的另一種常用解釋:全稱Social Network Site,即“社交網站”或“社交網”。社會性網絡(Social Networking)是指個人之間的關系網絡,這種基于社會網絡關系系統思想的網站就是社會性網絡網站(SNS網站)。SNS也指Social Network Software,社會性網絡軟件,是一個采用分布式技術,通俗地說是采用P2P技術,構建的下一代基于個人的網絡基礎軟件。

我們常用的SNS網站都有那些?這里舉例說下sns網站有那些!經常用到的sns網站有:開心網、人人網、占座、Chinaren校友錄、豆瓣、.經緯網、Myspace等。

傳統即時通信(聊天):騰訊QQ、MSN等都是基于集中管理的網絡模式,他們需要在后臺擁有成千上萬的服務器,SNS(P2P)則不需要任何集中管理的服務器。
視頻及語音通信:SKYEP通過P2P技術成功地進入了語音市場,而且幾乎毋須任何服務器。SNS的速度 是Skype的8倍以上,因為SNS相對Skype來說,優勢不在于簡單的P2P語音連接,而是提高整個網絡的帶寬速度。那么SNS的語音質量就大大超過Skype。SNS是一個平臺,而Skype只是一個語音通信P2P軟件。
網絡游戲:大型網游都是集群服務器運作,需要更高級的服務器和更高的帶寬資源 。在SNS上開發的網絡游戲,不需要網絡游戲開發者為解決集中服務器和帶寬投入費用。他們唯一需要的是有一個銀行收費的接口。
搜索引擎:Google搜索的是網站上信息,SNS搜索的是SNS網絡中的個人發布共享的信息,但仍然可以使用SNS建立起一個Google那樣的事前搜索、事后用戶快速訪問的搜索引擎。這依賴于SNS的網絡計劃模式。
電子商務:淘寶網這樣集中拍賣系統雖然24小時在線,但更像是一個商品黃頁。真正的交易需要面對討價還價才有意思。在SNS交易市場中,買賣的雙方需要的僅是如何保證買賣的信用如何完成,要完成這一任務不是依靠Ebay,或者SNS,而是依靠業已存在的銀行和保險公司。

2008年真是SNS(社交網絡)火熱的一年。不知道被多少人用電子郵件“轟炸”過,我來到了海內網,又來到了5G和社交游戲,后來又去了開心網……這些SNS網站各有各的特點,我的朋友都在海內網,而5G讓我認識了不少互聯網行業的新朋友,在社交游戲接觸各種游戲,開心網則是讓

2008年真是SNS(社交網絡)火熱的一年。不知道被多少人用電子郵件“轟炸”過,我來到了海內網,又來到了5G和社交游戲,后來又去了開心網……這些SNS網站各有各的特點,我的朋友都在海內網,而5G讓我認識了不少互聯網行業的新朋友,在社交游戲接觸各種游戲,開心網則是讓我工作空閑去“搶車位”用的。

漸漸的,固定的上幾個SNS網站成為了我每日的必備功課。直到有一天,校內網推出了山寨版的開心網,后來又相繼出現了傷心網與色內網,我在好奇的同時開始冒出一個想法:我能否自己也搭建一個SNS網站,把自己的朋友、同事聚在一起呢?

說干就干,我決定先以自己的母校做試點。我找幾個同學到水穿石咖啡館簡單一談就達成了一致目標,我自己的SNS網站——人大同學錄正式成立。我們幾個同學分工合作,有的負責拉人,把我們班的同學、同一屆的同學和往屆同學能聯系到的全都拉來,有的負責注冊域名和購買空間,有的負責搭建網站。

我們選取的SNS程序是5G和同事錄這些大型SNS網站使用的UCenter Home,又適逢康盛創想(Comsenz,也就是出品知名社區軟件Discuz!的公司)推出這個軟件的最新版本1.5,我的SNS網站一天之內就上線了。以前只是玩SNS,現在真正運營才發現SNS網站的強大。

 

隨著網絡技術的日新月異,站長已經不是非要懂得編程,不會代碼也沒關系,網絡流行的CMS和網頁模板已經可以讓很多門外漢一夜之間變成站長,準確的說,只要你愿意,一夜之間一個網站,哪怕是門戶都可以從網絡中迅速崛起,就像雨后春筍,互聯網的春天已經到來,網站的竹林正郁郁蔥蔥的壯大著,今天的你,準備好了嗎?或許就在明天,你就會是新崛起的China站長。

作為一個站長,除了別人看不到的辛苦和勞累,被外人所看到的,就是無限的光榮和榮耀。說起自己是某某大型門戶網站的站長,就會覺得自豪感十足。然而不為外界所知道的是,這是用青春和無數個不眠之夜所換來的果實,這些被眾人忽視的地方,恰是站長所默默承受的最難熬的時光。

當別人在電視機旁看著足球直播的時候,我們卻只能守在電腦旁花上幾秒鐘的時間看上幾眼文字直播;當別人陪著女朋友逛街的時候,我們卻只能冒著隨時單身的風險繼續經營著自己的站;當別人在寧靜的夜晚鼾然入睡的時候,我們卻還在忙著自己的事情直到凌晨三點;當別人在罵我們是瘋子,是貪戀網絡的無用之才的時候,我們卻在悄悄長大;當別人在瀏覽我們的網站找到需要的信息的時候,卻忘記了是誰在背后支持著他。

是我們,e時代的站長們,我們承受了太大的壓力,卻也懷著最大的希望。作為站長,我們是個復雜體,面對艱難,我們必須得挺;面對成功,我們必須得忍,忍住最讓人心浮氣躁的神經,那么,我們離更大的成功已經不遠。

做最累的事,源自對這塊土地的熱愛,站長就是因為熱愛互聯網這塊肥沃的土地,才想到在網站這塊綠洲上播種,只期待那一天的開花結果。然而等待的過程確是最為艱難的,所以,我們必須學會調整,苦中作樂,收獲的將會是更大的快樂。

面對繁瑣的程序代碼,我們不怕;面對盈利前最黑暗最漫長的煎熬,我們不怕;面對旁人的譏笑和不可理解,我們不怕;面對所有的艱難,我們都不怕。

那么,我們還害怕什么呢?要做網站,首先得學會做自己,做最真實的自己。我們要感覺自己是最棒的站長,我們有強健的身體,和不屈的斗志,我們細心,我們同樣也很有耐心,在痛苦和磨難中使自己成長,當有一天我們看到自己的網站排在了中國或者世界的前列,我們就會知道,以前的困難都不怕了,前面的路,還怕什么呢?

內目前的SNS服務網站非常多,除了門戶的SNS和行業類SNS外,專門的SNS網站競爭也非常激烈,其中較為成功的是開心網等。

SNS

開心網的優勢在于起步早,定位好,只針對公司白領用戶,目標用戶群很大,早期積累了大批用戶,還推出了網絡硬盤、音樂存儲等一批實用工具。劣勢在于域名太長,API平臺不開放,要是能加入OpenSocial的話就很不錯了。

聚友是myspace的中國版,然而令人迷惑的是,我在myspace.com上注冊的帳號居然不能在聚友網上使用,這讓別人無法通過我主要郵件找到我,令我感到非常迷惑。聚友網的最大問題就是沒特色,不知道這個網站針對的是什么用戶。

海內和5G的用戶大多數是互聯網行業的從業者,這是很小的圈子,不管怎么折騰,注定不會有大量的用戶群。

51網的特點就是低端(或者說是低俗),專門針對低端網絡網民,一上去就推薦非主流美女,廣告很多,和QZone有一拼,但并不是所有人上網都是為了看美女和廣告的。

校內網是千橡的產品,在界面上幾乎完全復制了Facebook,特別是在profile顯示上和Facebook幾乎一模一樣,還支持OpenSocial。平心而論,這平臺搭建的確實不錯,可惜的是,我不是學生,為什么要注冊校內呢?

5460曾經是做的最早的一個校友網,我以前的大多數校友都在那里找到的,原本是一個很有前途的網站,可惜后來5460開始熱衷于發送垃圾郵件,并且不好好保護用戶的隱私,至今絕大多數搜人引擎的數據來源都是5460,用戶的隱私都拿去賣錢了,誰還會上你的網呢?

Facebook做為美國主流的SNS也推出了中文版,但是在中國也屬于互聯網從業者的小圈子,上面幾乎沒有什么中文游戲,但實用工具非常豐富,我在Facebook上的好友非常多,很多都是國外的好友,從某種意義上將,Facebook算是一個聯系東西方的紐帶。

SNS對博客的沖擊

微博客和SNS的興起,對于先前曾經興旺過一陣的博客帶來的沖擊是巨大的,從某種意義上講,博客的衰落和SNS及微博客有一些關系。微博客的出現使得更新文章的成本大為降低,隨心所欲地寫作不會增加寫作成本,一句話就能更新。SNS則強化了好友之間的聯系和交流,并且通過游戲的方式娛樂和放松用戶,以“玩”的形式來增強用戶之間的粘度,使得寫作和更新都變得非常輕松了。

SNS和微博客能夠讓人輕松和愉快,SNS在中國還沒有找到價值之前,游戲娛樂就是SNS的主要價值,通過類似開心農場這樣簡單有趣的社會化游戲,就能把那些不懂電腦的上班族吸引過來,這就有很大的價值。當用戶沉迷于SNS的社交游戲之中時,自然就沒時間再更新博客了。

博客的核心在于作者和讀者之間的交流,但這種交流顯然不如SNS那么有效和輕松,這也是博客逐漸衰落的一個原因。

說一種最簡單的做法

1.內容作為key-value存儲
為每一條statu生成一個唯一id作為key,將內容結合化編碼后當純字符串作為value,存在key-value存儲中。具體key-value存儲就多了。緩存層當然可以直接用memcached亦可。

2.關系處理(這里講最常用的推模式)
通常status有兩個大的組織形式:
A 某個人所有的status列表
B 你關注的人的所有status列表
如果采用推的模式,那么每個人只需要在數據庫中維護上面兩個列表,相當于有一倍的數據冗余,但是兩個列表本身都是可以按uid分表的。第一個按作者的uid分表,第二個按查看消息的用戶的uid分表。具體操作的時候,你可以選擇雙寫數據庫,也可以直接寫其中一張表的,然后走異步隊列去寫另外一張表。

這個方案想起來比較簡單,一般人都能理解。但是在大數據量下還是有很多問題(比如一個人有一百萬粉絲,那么他發一條消息,你得發給100w個人,100w次的數據庫操作)。

改進的方案當然還有很多。比如什么拉模式,按時間分表,按不同活躍程度的用戶區分對待等等。

我們能夠明顯看到國內SNS站點當今的發展趨勢,可以用“整體衰落,部分死亡,大的越大,小的越小”這句話來形容最好不過。可以從以下幾點來看:

(一) 用戶高度集中化

(1)用戶登陸站點集中化

SNS使用用戶整體高度集中化,幾大知名的SNS社區可以說是包攬了將近80%的用戶量,而對于其他分類或者是小型的SNS可以說是嚴重的剝削。從此我們也能夠看到SNS網站的一個特征,那就是“群眾效應”,多數用戶存在從眾心理。

(2)用戶在線時間集中化

根據調查顯示,中國主要SNS網站用戶時段分布,9:00-18:00為集中時段。其中,各網站用戶時段分布與用戶屬性吻合程度高,用戶習慣特征明顯。造成這樣的原因主要還是和中國網民作息時間相聯系。

(3)用戶性別年齡集中化

當前國內SNS網站用戶中,男女用戶比例約為62.1%:37.9%,男性用戶數量顯著高于女性用戶。SNS網站在我國男性網民中的滲透率要高于女性網民。21-25歲這一年齡組為SNS網站用戶的主力軍,占整體的四成以上(42.7%);其次為16-20歲組,約為三成(30.6%);30歲以下用戶占SNS網站用戶的90%以上。21-25歲均為男女用戶的最集中年齡組,其次為16-20歲。相比之下,女性用戶的低齡化分布更為明顯,20歲以下的用戶比例女性要高于男性

(二)站點功能同質化

國內SNS站點多數功能還是依靠模仿國外SNS為生,例如日志,相冊,分享,狀態等等基礎功能,但也有少許的自我開發,例如開心網的“搶車位”,“開心農場”。為了迎合更大范圍的網民使其加入,SNS網站正在以日新月異的速度“持陳出新”,而這樣的功能性更新,也成為SNS網站不容忽視的一大特點。但是在一個網站推出一向新的產品后就會被多數的SNS站點進行模仿,開心網與QQ空間的“開心農場”之爭就是典型的案例。根據數據得出SNS功能受眾比較分別是 日志功能 78。7%,相冊功能66.2%,群組功能87.2%,分享功能16%,

游戲功能21.2%。

(三)用戶活躍度,粘度衰減化

“粘度”是廣告商投放廣告的重要指標。作為以web2.0為基礎搭建起來的網絡社區,失去了“人”就等于失去發展。所以,從SNS網站功能的開發上不難看出,它們不斷推出新穎的游戲組件吸引用戶的注意力,待對舊的組件稍感疲憊的時候推出新組件,以此方式長期使用就會從原來的興趣演變為習慣。另外,由于SNS網站屬于實名制,大多會打出與朋友、同學、同事、家人保持更緊密聯系的口號,依靠“圈子”來圈住用戶,使其在抱怨無聊、浪費時間的同時,仍愿意在SNS中長期懸掛、溝通感情和傳遞信息。 從數據中我們明顯看出現在50%的用戶朋友每天至少要登錄一次社區平臺,在線時長在30分鐘以內的朋友占據了40%。表面看上去還不錯,但是深入我們會發現這些數據主要存在于知名大型社區,在其他社區用戶流失可以說是見怪不怪了。

(四)購物,婚戀平臺快速發展

在多數SNS走向衰落時,購物分享與婚戀的SNS平臺在這兩年異軍突起。其中購物類型以美麗為主,而婚戀類型以世紀佳緣為主,注冊用戶量分別達到了6000萬和1000萬,每日百度流量達到10萬,仔細勘察不難發現兩平臺的建設時間不長,而發展之所以迅速的原因和當前社會情形與消費者心理分不開。

(五)利潤長方式單一

SNS初的時候,與其他媒體聯合就成了最好的“借勢”方法。例如開心網與QQ、MSN在初期的推廣合作,通過正確的定位,做到了在“圈人”之后,則開始了造勢宣傳、上市“圈錢”的階段。而如何能從龐大的社區群體獲取現金收益,成為了眾多SNS網站共同面對的問題。作為新興的媒介形態的出現,SNS網站所承載的廣告形式基本劃分為:嵌入式廣告、與其他行業合作和增值服務這三類。嵌入式廣告指被嵌入在某游戲或功能組件中的廣告,像開心網在“種菜”組件中植入廣告;在“爭車位”組件中免費領取的各類廣告型“車位背景卡”等等;之后開心網開通了手機上開心的業務,手機運營商則可以通過WAP上網收取流量費用;“轉貼”組件中的內容大多是來自“優酷”、“土豆網”、等知名網站的視頻;所謂的增值服務,就是向用戶收取費用,使之享受或獲得普通用戶(未付費用戶)無法獲得的“特殊禮遇”。SNS網站以此達到盈利的目的。

 

更多
  • 該日志由 于2015年10月14日發表在 行業新聞 分類下, 你可以發表評論,并在保留原文地址 及作者的情況下引用到你的網站或博客。
  • 本文鏈接: sns網站,什么是sns社交網站,sns網站有哪些 | 幫助信息-動天數據
  • 版權所有: 幫助信息-動天數據-轉載請標明出處
  • 【上一篇】 【下一篇】

    0 Comments.